欢迎光临广东顺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GUANGDONG SHUNS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拼装罐-广东顺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3220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地方政府不得拖延账款!中央统管政府债务,环保清欠进入下半场!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5-10-22 | 88 次浏览 | 分享到:


总体而言,环保行业政府清欠工作已迈入“下半场”,其复杂性与系统性特征日益凸显。在各地化债进程不均的背景下,行业整体现金流修复仍需依赖政策持续落地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协同优化。第四季度正式开启,环保行业长期存在的应收账款问题,有望迎来关键转折。

财政部拟设立债务司

环保应收账款或「加速回流」

近日,市场多次传出财政部拟设立债务司,统管政府债务”的消息,虽然目前官方尚未表态,却也在财经、政务及环保领域引发高度关注。

此前,政府债务管理职能分散于财政部预算司、国库司等多部门,长期形成“九龙治水”困局,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债务盲目扩张与政府欠款清偿困难等一系列连锁问题。

其中,环保行业作为高度依赖财政支付的领域,深受应收账款拖欠之困。更有不少企业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陷入与地方政府“对簿公堂”的长期拉锯战。

前不久,正和生态发布公告,因唐山市人民政府、财政局等多方长期拖欠唐山花海项目工程款,已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被长期拖欠的工程款及利息合计3.17亿元若计入关联项目,其应收账款总额更是高达5.1亿元。但项目完工四年后,整体支付比例仅约50%。公司董事长坦言,整个工程三年就干完了,但讨债之路却走了4年多,“要钱比干活更艰难”。为维持公司运营,其和部分高管甚至不得不抵押房产和股票来筹措资金。

若债务司得以设立,或将加速改善环保企业面临的系统性支付困境,这对于像正和生态这样的因地方支付能力不足导致的现金流压力的环保企业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结合近两年国家在企业债务管理上的一系列实质性动作,可以看出:加强债务统筹监管、化解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财政管理的重点任务,同时也释放出,中央层面对清理欠款工作治理逻辑从阶段性攻坚向制度化根治转变的明确信号。

化旧债、防新欠

地方政府支付能力逐步恢复

事实上,自从一揽子化债举措推出以来,带来的“及时雨”效应已在各行各业开始扩散。2025年以来,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压力已出现边际改善

根据方正证券研究报告,2025年上半年环保行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18%,增速较往年明显下降,收现比提升至94.7%,反映出业主支付能力正在逐步恢复。

多家头部环保企业也陆续公布回款捷报:今年1月,盈峰环境宣布在近两个月内回款总额突破30亿元;同期,瀚蓝环境发布公告,2024年累计收回存量应收账款约24亿元,对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更为直接的还有,部分专项债资金已被明确用于清偿政府对企业的欠款,这为从源头上解决应收账款问题提供了资金保障。

比如,今年1月末,侨银股份发文称,12万亿元化债新政利好城服行业,伴随各地化债资金的加快落地,财政支付落实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公司已收到回款超7.7亿元。

这些案例表明,随着地方政府支付能力的恢复,部分环保企业的回款压力得到实质性缓解,长期被拖欠的应收账款开始加速回收。

另一方面,今年6月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落地,和化债政策形成了“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的治理合力,也为中小环企清理欠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武器。

比如其提到最核心的“付款期限”,强制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再比如,《条例》还规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以防止变相延长付款期限。

除此以外,不得以审计为由卡结算、延迟支付款项有逾期利息、对拖欠严重的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有限制措施、被拖欠款项企业可投诉等,直指“甲方强势压账” 的行业痛点,均被明文规定。

部分地方和行业已经感受到了积极变化。今年下半年开始,陕西、甘肃、湖南等多个省份已建立清欠工作台账,多项专项债资金正加速向清欠领域倾斜。

近期,城发环境、中原环保、恒誉环保等环保企业也纷纷表示,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回款工作。

这一系列制度设计与正在推进的化债政策紧密配合,形成了“化旧债、防新欠”的治理闭环:化债资金着力化解历史形成的存量拖欠,而《条例》则从制度层面遏制新增拖欠款项的产生。

环保行业政府清欠工作

开始进入「下半场」

尽管整体趋势向好,但各地化债节奏不一,部分区域项目回款仍面临挑战。不少环保企业均表示实际效果受地方执行节奏影响:

碧水源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并努力完成化债工作,部分财政薄弱区域资金到位缓慢导致回款滞后;

首创环保则称,各项目公司积极与各地政府沟通,争取化债资金。不过因各地政策不统一,未来资金申请规模目前难以统计,但其上半年已成功回款8.18亿元

总体而言,环保行业政府清欠工作已迈入“下半场”,其复杂性与系统性特征日益凸显。在各地化债进程不均的背景下,行业整体现金流修复仍需依赖政策持续落地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协同优化。

然而应当看到,随着中央到地方持续协同发力、清欠机制逐步完善,一系列化债政策与法治手段已为长期受困于应收账款的环保行业注入了复苏动力。

清欠治理模式正从个案协调、应急攻坚的“治标”阶段,转向法治化、常态化的“治本”新阶段,这也标志着政府清欠工作进入了系统化治理的新周期。

 


新闻中心
4008113220
全国服务热线